非遗中的谷里|板凳龙:板凳舞出喜乐安康
作者: AdminJN | 发布时间: 2023/9/5 10:06:52 | 954次浏览
“龙”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图腾象征
中国人也被称为“龙的传人”
每逢喜庆节日
很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传统
在谷里
有一种特殊的传统舞龙活动
板凳龙(板龙灯)
谷里板凳龙传说起源于明朝,盛行于清朝和民国期间,是旧时,谷里镇肖家桥一带村庄盛行的一种民间艺术。农余时,百姓自行出资扎制,到传统节日期间进行玩耍。
板凳龙用竹篾扎头、扎尾,用彩绸蒙贴,用油彩勾画龙头、龙尾,用木板制成龙身。传统板龙灯一般为11节,用11块木板制成。每节木板约1米1分长,一头面上装有长0.2米木桩,一头凿有圆孔(均为连接龙身用),形状别致、扎制简易,玩时内容丰富,为村民喜闻乐见。
板凳龙演出时有民乐伴奏,即用二胡、唢呐、笙、笛、箫和打击乐鼓、锣、镲等配合。
表演时,队形随机舞动,带动龙体全身左右摇摆或盘旋。随着锣鼓有节奏地敲击,板凳龙时而蜿蜒游走,时而盘曲成圈,时而张牙舞爪,时而昂首翘尾。玩法多变,无论何种都是用来祈求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
板凳龙在村落间巡游,入夜身上各节灯点燃,灯龙沿着乡间田埂,载歌载舞行进,偌长的队伍,灯光闪烁,若隐若现,熠熠生辉,人声沸腾,甚为壮观,村民们把它称之为“游龙戏春”。
板凳龙具有丰富吸引力,而且演出不受限于场地,集艺术性、观赏性和娱乐性为一体。2008年,其被江宁区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