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谷里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网站!
网站首页>人文修养>>阅览文章
老谷里的那些民俗记忆|骨牌灯

作者: AdminJN | 发布时间: 2023/10/18 15:16:42 | 1168次浏览


相传骨牌灯始创于宋末元初。当时濒于战乱,民间艺人依托一百单八只骨牌做成方灯笼,标贴出水泊梁山上108位英雄好汉,进行编排玩耍。

早在1942年前,骨牌灯从江北传进谷里境内孝义村一带。春节及农历正月间,每当华灯初上,“骨牌灯”队伍就在各村巡回表演,喜庆丰收,欢度节日,为人间祈福。表演时,锣鼓喧天,彩灯闪烁,热闹非凡,人们争相观赏。

“骨牌灯”发展到后来,仿照民间娱乐玩具──“牌九”的点子,制成灯面,全部灯组共设12支“灯牌”,即“天、地、人、鹅”4 支;另设“板凳、黑十、长三”为“三长”牌3 支;还设“凸六(孤六)、幺七、红十、虎头”为“四短”牌4支,另加1支“猴牌”。灯面的“牌点”,用红、黑两种色纸剪成圆形,按图形粘贴,或用红黑颜色涂抹即可。灯框呈长方形牌九状,可用竹篾扎制。

表演时12人参加(男、女不限)。每人手握1张牌灯,按“天地人鹅”及“三长”“四短”依次前后出场,即:天、地、人、鹅、板凳、长三、黑十、凸六(孤六)、幺七、红十、虎头、猴。上场走动,形成各种队形。每绕场一圈,变一种队形,可走“8”字形、“S”形,对穿或两边6人分队行走。时而“一字长蛇”“二龙出水”,时而“五字五顺”“满堂八点”,时而“地地丁”,时而“人人红”等。还可跳步行,以增强气氛。无论队形咋变,玩的规则不变。

一是“天地人鹅”“三长”“四短”三组队形不乱;

二是按“牌九”的大小,列出阵势;

三是听从领头吆喝声“出牌”等。


“骨牌灯”出场,7人组成的锣鼓队紧随其后敲鼓点,烘托气氛,增强欢乐场面。表演时可随音乐(含打击乐)变队形,也可边唱山歌或边喊边说变队形。

640 (2).png